彭春芳2011-08-18 16:01:22来源:中房网
·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系列之一
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孕育最佳绿色住区
——开彦谈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研究思路及成果
近日,备受业界关注的课题研究项目《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顺利通过住建部科技司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尤其是该课题重要研究成果——《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受到了验收专家委员会的一致肯定和赞誉。专家们认为其导向明确,操作性强,填补了我国绿色住区建设体系的空白,对指导我国城镇绿色住区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推广价值。为此,笔者采访了该课题主持人——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开彦先生,重点介绍该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成果。
评估基础:“绿色”的本质不是单纯的“节省”
在绿色建筑研究的众多领域中,课题组为什么会选择评估标准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呢?开彦说:“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是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基础。这就好比一把标尺。有规矩才成方圆,有标尺才能衡量出建筑与住区真正的成色。”
“同时,通过编制标准来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也是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的惯例。”开彦介绍说,在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和运营方式近20年的发展历史上,英、美、日等多个国家相继建立了基于各国国情和绿色建筑发展基础并各具特色的评估标准。其中,以美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体系最为成熟和具有影响力。因此,课题组重点选择了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作为对比体系,从技术、管理、运营等多个角度对我国现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展开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并具有行业引领性和国际相应要素的绿色住区评估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
开彦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有着明晰的认识。他说,由于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缺乏基层发展的动力,整体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概念满天飞、炒作超过实干等浮躁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建筑的纵深发展。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立和相关技术的集成是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软肋。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绿色建筑的本质内涵不等于单纯的节约,也决不等于绿色技术的简单叠加。它强调资源能源效益最大化,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建筑和住区环境中的反映,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解决能源危机和实现环境保护切实可行的途径。绿色建筑不仅是对大量绿色技术的优化和整合,也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丰富的内容。”
他介绍,在美国,绿色建筑最初的兴起是民间自下而上的自发的环保行为,经过不断的发展,绿色建筑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经济和社会的内涵。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经济刺激法案。这一法案中有超过250亿美元资金将用于建筑的“绿化”,发展绿色建筑正成为美国能源改革和经济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世界上较为知名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之一,德国DGNB体系的核心是强调全寿命周期建筑能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体系的完善,而是将之作为文化、社会、经济可续发展的基础要素来考虑和推进。
开彦认为,首先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实质,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客观、公正、普遍认可的评估体系,才能从深层次引导绿色建筑全面、健康的发展。
国际接轨:行业评估重在引导
开彦说,尽管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稍晚,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推进下,逐步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自2004年以来,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智能和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扩大宣传影响、交流绿色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推出国家基础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系列,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有效管理做了积极的准备。这些都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亦成为课题开展重要的指导原则。
开彦说,相比较,课题成果《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更侧重于对绿色建筑高目标的引导。他认为,尽管各国和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不同,但是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对绿色目标的追求应该是一致的。绿色建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的研究手段和各项指标体系应与国际水平趋同一致,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国际水准联动起来,将有力带动我国建筑业的高标准运行,并真正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的居住质量。因此,制定一个切合地区实际且与国际目标要求接轨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在提高的基础上快速带动行业的发展。而深入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标准条文上引导性的条文应占绝大多数,在操作模式上应是由具有自愿性、有追求和有能力的企业来参与,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贯彻。
他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在经济管理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逐渐减弱,行业组织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联系基层推动执行,在制定引领性绿色建筑与住区标准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他认为,行业组织扎根于基层,灵活机动,具有有效调动基层活力和创新力强的特点,可及时的弥补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送方面的不足。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先锋作用,是新形势下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住区的有利方式。
本土创新:从绿色建筑到绿色住区
另一个突出的创新体现在,国家基础标准重点以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为主,《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则一开始就定位在住区,特别是新区、新镇和规模住区层面。
住区规划设计是对不同的地域、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城市空间上的思考和创建,任何先进的经验仅仅照搬是不够的。开彦指出,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思路逐步延伸到城市住区领域,或者叫作新区、新镇,这是为了适应我国房地产规模开发的现状。定位于规模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将从理论和操作层面深层次地引导我国房地产开发朝着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新的城镇开发区与生态城建设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同时,我们在编制方法上面也有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打破了传统的编制的思路,更多地考虑了项目开发应用、检查和评估的需要。”开彦透露,根据验收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以及加快转变房地产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住区开发建设品质的现实需要,人居委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推出“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共建项目” 试点工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此,人居委还会根据成果转化需求,编制更多的,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手册和范例教材等内容,并从宣传、教育多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推动绿色住区的健康发展。
我国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在十余年的历程中已经走过了初始累积的阶段,在建设速度和建设数量上世界上已经无与伦比,在建筑类型多样性和花园景观新颖性方面也到了令人为之惊叹的地步。但是,我们在细细品味成绩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到深深地遗憾,我们房地产的发展是在耗费资源和浪费能源、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取得的,我们建设的科学性、可持续性理念和理性的技术途径与世界相比还相之甚远。绿色建筑正当其时,绿色建筑任重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等一批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的重要课题的开展与成果推广,我国的绿色建筑体系将不断完善,并最终带动我国的绿色建筑、绿色住区和绿色城市健康发展,人人享有绿色低碳的人居环境。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宣传推广部 彭春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