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合作平台 完善合作机制
开创房地产行业协(学)会工作新局面
刘志峰
(
同志们:
为精简会议,提高效率,我们将房地产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总结会议与省(区、市)房地产业协会、研究会负责人工作会议放在一起开,除总结信用评价试点工作、通报两会主要工作外,这次会议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探讨搭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与地方协(学)会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共同开创房地产行业协(学)会工作新局面。
上午,顾云昌同志全面总结了房地产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介绍了下一步打算,部分试点城市和企业做了经验交流,给35家房地产参评企业进行了授牌;朱中一同志通报了“广厦奖”评选开展情况;下午,大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会议开得很紧凑,交流了经验,研究了问题,增进了感情,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两会秘书处要认真研究。对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我都同意。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找准定位,完善机制,深化合作
各地房地产业协会、学会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一样,是政府与企业、会员单位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共同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房协、研究会历届理事会推动下,两会与地方协(学)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两会新一届理事会成立以后,我在多次会上要求,要紧紧依靠“两个平台和一个支撑点”做好“三个服务”,其中一个平台就是地方协(学)会。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协(学)会的联络,扩大与地方协(学)会的合作交流。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密切了工作联系。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以后,在秘书处原有宣传培训部的基础上设立新的宣传培训和地方协会联络部,加强工作沟通,基本上做到了业务有对口,工作有对接,体现了两会对联系地方协会工作的重视。
二是加强了业务协作。两会的许多重大活动,包括每年一届的科学发展论坛、信用评价工作、“广厦奖”评选以及500强企业测评等,都得到了地方协会的大力支持。同时,两会也积极参与地方协会举办的活动,像“三北”地区房地产论坛、长三角地区房协联系网以及各地举办的房展会、住宅产业博览会、报告会等活动,两会都积极参与或冠名支持。
三是拓宽了信息交流渠道。除原有简报信息外,两会利用“中房网”开辟了地方协会专栏,对各地房协、学会的工作进行动态报道;为地方协会提供线上、线下的信息服务。通过网上发文、网上报名等,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升了服务质量。“中房网”的开通,丰富了两会与地方协会合作交流的途径和内容。
四是扩大了对外交流。两会利用中日韩住房问题研讨会、中日建筑住宅会议、“两岸四地”房地产论坛等,搭建对外交往平台,邀请地方协(学)会参与,交流地方经验,扩大地方协(学)会影响。今年6月份,将在北京、杭州、深圳三地召开中美房地产论坛,离不开地方协会的参与和支持。这里,我还要对各地房协对今年海峡两岸房地产交流活动调整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应该看到,双方在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沟通不够,对变化的信息沟通不及时;二是资源共享不够,对各自拥有的资源挖掘利用不够;三是合作机制不健全,“短平快”合作较多,缺少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四是两会与各地协(学)会的合作关系发展不平衡,有些联系较紧密,有些比较松散。这些,都影响两会与地方协(学)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工作的推进。
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两会秘书处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在与地方协会交往中,主动沟通、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对地方协会的工作特点和好的经验做法了解不多。二是对与地方协会的关系定位不准。两会有些人员把自己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