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凌罡到赵智强 中国个人合作建房破冰
- 2004年:北京首现个人合作集资建房
- 房价高、买房难,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北京一个叫于凌罡的年轻人,正联合一大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要用自己的方式在北京盖一幢他们自己的楼房。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打算注册成立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并从政府手里竞拍到一块土地,然后聘请专业的设计公司和房地产建设公司,在这块地上建起自己的房子。他们试图用这样的方式破解自己的买房困局。[详细]
- 2011年底:温州商人赵智强进京拟拿地建房
- 2011年12月,温州商人赵智强率领律师团队进京,宣布已看中南四环、南五环的两块地,拟寻找合作者共同出资拿地建房。截至2012年2月,已有近400人在该组织报名,有200多人通过审核后已经正式报名成功。[详细]
合作建房谋求突围 业内普遍存在争议
会员的积累
与拿地
仍是委托建房
面临的最大困难
与拿地
仍是委托建房
面临的最大困难
观点:合作建房 任重道远
在我国,民间资本集合参与住房市场的行为,并不仅是一种市场现象,更象征着社会治理方式和经济秩序的转变,无论合作建房、集资建房、还是委托建房,都能充分发挥人们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我国社会总体发展有益,也值得社会各界正视与鼓励。然而,对于“合作建房”而言,目前仍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与法律监管。对于参与者而言,参与其中者必须要有相当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组织者而言,在合作建房的每一个环节中如何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则是取得会员信任的最大前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