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报告 2023-08-23 14:35:47 来源:中房研协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3-08-23
- 报告类型:市场报告
- 发布机构:中房研协
??01、市场总量变化
??销售规模触顶,迅速进入负增长区间
??202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8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2022年规模回落到13.5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4.3%;2023年前6个月是5.9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3%。剔除2021年初低基数因素导致的短暂高增长,从近十年的销售面积同比数据看,增速呈现螺旋式回落,具有典型的政策周期。2022年开始,房地产销售总量的减少以及增速回落和下降,不是偶发因素导致,是行业进入衰退周期的表现,是中长期发展趋势。
??02、开发投资变化
??2021年触顶,2022年、2023上半年出现确定性较强的负增长
??开发投资作为行业先行指标,与销售规模互相支撑与验证,同样在2021年触顶。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开发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而开发投资进入衰退阶段后,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形成负面影响。
??同比增幅走势看,2021年一季度因基数原因短暂获得高增长,之后迅速回落,2022年4月份由正转负,至今增速转负超过17个月,与2020上半年的偶发负增长呈现不一样的特点。
??03、土地市场变化
??变化之一:随着城镇化率水平的提升,人口迁移速度减慢,城市建设土地需求量也在下降,高质量土地依然抢手
??98房改之后的20年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20年,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20年。
??纵观土地市场的发展,2008年、2012年及2015年的低谷对应了整体市场阶段性低迷,无一例外经过短暂调整后市场迅速反弹,表现为土地市场的量价齐升。2020年疫情之后的土地市场出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走势特点。表现为连续下跌,深度下跌。土地流拍、底价成交、国企托底、民企离场成为显著特征。
??变化之二:2021年9月份之后土地溢价率波动性降低,保持稳定的低位
??2015年到2021年是土地溢价率波动比较剧烈的时期。
??政府地价涨幅态度暧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不希望地价太低,也不希望土地价格上升过快,从而引发房价的上涨。保持地价的相对稳定是政策目标。各类控地价措施出台,如优化土地“招拍挂”,不再价高者得,推行“限地价竞房价”,“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配建”等等。
??2021年3月,土地“两集中”(集中公告、集中出让)政策出台,与疫情导致的行业下行重合共振,土地溢价率普遍回落,土地成交面积下降,成交总价下降。
??04、资金来源变化
??22年2月份后,房企资金来源明显减少,较此前下了一个台阶
??受“三道红线”,银行信贷集中度管理等金融政策影响,开发商获得银行新增信贷的成本上升,规模下降,存量贷款被提前收回,展期困难。
??资金是房地产开发的核心资源要素,近一年来不少头部民营开发企业出现债务暴雷,原因是市场萎缩、现金回笼困难,高负债下企业抗风险能力脆弱,导致资金链断裂。
??政府意识到企业暴雷的严重性后果,融资政策在2023年开始转向,出台“三支箭”,从信贷、债券、再融资等渠道支持“保交楼”,由于是定向救助,且倾向保项目而非保主体,开发企业的资金链问题短期难以整体得到缓解。
??05、新开工变化
??2019年是近十年的顶峰,规模超过22.7亿平方米。2020年-2023上半年,开工规模逐年加速下降
??新开工数据是房地产市场的先行指标,反映开发企业的开发能力,对后市发展的期望水平。2014-2015年新开工受到短期供求因素影响,出现了回调;2020年之后的三年新开工再现逐年加速回落(-1.2%、-11.4%、-39.4%),且跌幅远超以往。这种下调受到政策、融资、市场销售、宏观经济等多方影响。与房地产销售规模相比,新开工规模对市场风险的反应更加灵敏,代表了开发企业对市场的信心与判断。所以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在2020年就开始了。这个时间点与疫情周期完全吻合。
??06、竣工面积变化
??“保交楼”政策的督促下,竣工指标保持相对平稳
??2021年竣工面积达到11.14亿平方米,与2017年的高点基本持平。2022年受影响影响,项目施工受到阻滞,竣工面积同比回落,但回落幅度远小于开工面积指标。2023年竣工同比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虽然开发企业普遍反映资金困难,政府出台相应的金融保障措施“三支箭”,力保已售项目及时交付,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
??由于同期先行指标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预计明年竣工面积也会逐步回落。
??07、住宅价格变化
??22年均价触及高点并缓慢回落,下降及持平城市数量明显增多
??2022年之前百城住宅均价持续上涨,在22年6月份达到最高点16.2万/平方米,之后进入滞涨构筑价格平台阶段。
??从近十年的房价走势看,2016-2017年是房价上涨最为迅速的阶段,单位平均房价从一万出头跳涨到1.4万元左右。房价总体处于较高位置,且长期处于上涨态势,暂时没有快速回落的情形。
??百城上涨城市数量在2017年12月份达到93个,此后虽有反复,但总的趋势是上涨城市数量在下降,2021年5月份之后价格下降城市数量快速增加。
??08、开发企业变化
??变化之一:在供需两端制约之下,楼市复苏动能趋缓、企业去化压力仍然较大
??2019-2022年,虽然百强企业月度业绩规模有高低,但规律一致,即3月和6月是各季度的高点,且6月高于3月。2023年的走势打破了这一规律,3月份是半年度的高点,6月份业绩居然低于4月份。
??2023年1-7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4124.4亿元,同比降低4.7%、累计业绩增速由正转负。整体来看,目前市场需求和购买力透支、行业信心也仍处在低位。
??变化之二:千亿房企阵营大缩水
??2020-2021年,全口径销售金额超千亿的房企达到43家,不少新兴民营开发企业闯入这个阵营,一时风光无限。也成为民营房企最后的高光时刻。随着市场的迅速调整,2022年千亿房企缩水了50%以上,只有20家,且大部分是央企或国企背景的开发商。从1-7月份的销售表现依然如此,2021年有23家企业超过千亿,2023年则只有10家超过千亿,预计全年达到16家,相对2022年,千亿房企数量继续缩水。
??09、调控政策变化
??变化之一:从全方位打击转为全方位救助
??从近四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冷暖度看,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初的一年半是政策超级紧缩期,原因是疫情初期,中国有效控制了病毒蔓延,在全世界范围内走出了独立经济增长行情,资金回流,一线及热二线城市楼市炒作风起。重点整治学区房炒作、假离婚、众筹炒房等,政策基本围绕落实“房住不炒”而展开,且打击力度拉满。时刻提防房地产“灰犀牛”。
??2022年4月份开始,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因素,人流物流资金流不畅,部分头部开发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债务违约等,调控政策开始转向,宽松政策占据主导,紧缩性政策占比迅速减少。近一年半的时间房地产政策以“转暖”“救市”为关键词。
??变化之二:7月底八月初,中央对房地产定位进行历史性重磅表述: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主要部委密集表态呼应中央。房地产政策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彻底转向;预期政策力度空前,调整大于优化,房地产生存发展局面发生显著变化。
??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发展;满足刚性及改善住房需求;降低房地产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
??变化之三:重点城市欧洲杯开户app:房地产政策的救市表述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政治局会议之后迅速表态,将结合城市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工作,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释放出强烈的信号。郑州作为热二线城市,率先落实“认房不认贷”、暂停限售等重磅措施。
??因城施策依然是未来地方政府施政的主要策略。“认房不认贷”成为主流配置、拆除行政限制类政策藩篱,释放市场活力,降低购房成本、优化购房交易流程等。
??大部分城市不再有明显阻碍房产交易的政策,一线城市适度优化限制类政策,匹配市场现状。
- 12:59
- 11:46
- 11:40
- 11:36
- 11:24
- 11:20
- 11:03
- 10:38
- 10:22
- 10:21
- 10:17
- 10:14
- 10:13
- 10:12
- 10:07
- 10:01
- 09:59
- 09:55
- 09:49
- 09:41
- 09:32
- 09:30
- 09:28
- 09:23
- 09:21
- 08:49
- 08:44
- 08:27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