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举行,备受关注的“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TOP500房企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等系列测评榜单揭晓。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陈宜明
房地产积极的信号带给我们更坚定决心的同时,让我们更加理性。行业走出困境后也不会继续沿着老的传统道路向前发展。“三高”问题必须解决,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应该得到抑制和克服。所以行业克服了当前困难,解决了当前问题,应该沿着高品质住宅健康发展的道路向前推进。[详情]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康养分会会长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周忻
中国经济要发展,稳房价、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是重要战略方针。从2025年开始,新的方针已经确定。尽管房地产行业难以再现2010至2020年间高速增长态势,但中国房地产行业依然大有可为,无论是存量资产盘活,还是旧城改造,亦或是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等领域,都有着广阔发展空间 。[详情]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 克而瑞集团董事长
丁祖昱
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房地产销售止跌回稳态势显著,尤其是头部房企。其中,央国企的表现格外突出,保利、中海、华润在一二月份的销售权益金额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行,招商、绿城等企业销售权益金额同比也基本持平。[详情]

-
伍戈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收入预期提升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重要变量
消费的增长依赖于民众收入的提高,而收入的提高又与诸多因素相关。从根本上来说,老百姓收入预期显著的抬升,有助于把消费带动起来,从而把房地产带动起来。所以,收入预期的提升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一个重要变量。[详情]
-
程操红 阿里巴巴钉钉CTO、副总裁
房地产+AI,可能会有更多化学反应
AI不是独立的,需要跟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伴随AI进步,在房地产这样庞大的产业里,可能有更多化学反应,把一些能够执行的事情交给AI做,真正的内心坚守和坚持留给房地产人。[详情]
-
戴戈缨 华发股份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首席营销官
通过价值兑现实现逆周期高质量突围
现在商品房市场规模在收缩,但客户需求在升级,政策导向也提到优化存量,所以房企产品力、服务力和运营能力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以产品力为根基,服务力为纽带,对接客户价值,通过价值兑现实现逆周期高质量突围。[详情]
-
郝一斌 金地集团高级副总裁、金地管理董事长
代建企业价值创造是客户的共性需求
代建行业客户结构复杂,客户细分越来越明显。不过客户需求仍有一些共性,本质还是价值创造。比如质量安全、成本可控、品质口碑、高效沟通等,这是不同类型客户的共性需求。[详情]
-
曲东升 新东升置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做好产品和服务,中小房企也能实现突围发展
中小房企虽然规模小,但也有其自身优势,就是可以聚焦。聚焦把房子盖好,把服务做好这两点,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龙头,来实现中小企业突围发展。[详情]
-
林就芳 立邦中国TUB事业群副总裁
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助建“好房子”
不管是从业者还是个人对好房子的渴望,都代表了目前房地产整体行业趋势。对于供应链企业,未来要从智能算法、涂装工艺数据库,供应链管理能力三大方面助力“好房子”建设。[详情]


向新而生,重构房地产价值链
主持人:
张宇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不动产与空
间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
对话议题:
1、从产品服务角度看,什么是未来的好产品?
2、如何重构房企或相关产业链企业的新价值?

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榜单
- TOP100
- TOP101-200
- TOP201-300
- TOP301-400
- TOP401-500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 年度特征
- 企业规模
- 风险管理
- 盈利能力
- 成长潜力
- 运营绩效
- 产品品质
- 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
-
1.市场进入筑底攻坚阶段 供需两侧政策应出尽出
- 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全年均处于负增长区间,但在中央稳地产政策持续升级下,市场筑底趋稳态势渐显。
政策方面,宽松基调贯彻全年,供需两侧政策应出尽出,房地产政策环境已进入历史最宽松区间。销售方面,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总体仍保持下行探底走势,但在房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刺激下,同比降幅自6月起持续收窄,市场“止跌回稳”成效初显。
- 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全年均处于负增长区间,但在中央稳地产政策持续升级下,市场筑底趋稳态势渐显。
-
2.综合实力保利第一 排名变动率有所缩小
-
- 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前三位由保利发展、中海、华润占据。其中,保利发展、中海分别保持第一、第二位,华润上升至第三位,招商蛇口、绿城、龙湖、越秀、万科、华发、新城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
-
3.华东中部占比提升 华北占比降幅最大
-
- 根据区域划分,华东地区占比42.0%,中部地区占比12.2%,东北地区占比2.6%,比重较上年有所上升;华北地区占比13.6%,西部地区占比7.0%,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华南地区占比22.4%,与上年持平。华东、中部地区房企数量占比均较上年上升0.6%,华北房企数量占比较上年下降0.8%,降幅最大。
-


经济政策环境: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地产宽松政策应出尽出
-
-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 2024年,房地产政策宽松持续升级,从“防风险”到“去库存”“促需求”,房地产市场供需两侧支持性政策应出尽出。2024年地方累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754条,居历史高位。其中,宽松性政策683条,紧缩性政策26条,中性政策45条。宽松性政策占比高达90.6%,较上一年提高约2.6个百分点。
市场运行情况:销售持续低位运行 土地成交规模下降

-
-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商品房销售金额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
土地方面,市场延续降温态势,成交规模持续回落。据克而瑞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通过招拍挂交易土地25925宗(含纯住宅、商住、商办、综合地块),同比下降7.97%;合计成交规划建面约112931.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6%;合计成交金额约32114.91亿元,同比下降21.88%;流拍土地8709宗,流拍率约24.87%。

行业发展格局:债务重组进展明显 城市更新工作提速
- 从已经披露的债务重组方案来看,对境内债房企多数选择展期方式,通过对还款期限、利率、付息频率等条款进行调整,降低还款压力。对境外债则同时提供发行新债券、发行可转债、债转股,短期削债等复合方案,并提供资产和股权等增信措施以增强债权人的吸引力。中梁、奥园、花样年等房企基本完成境内外债券重组,迎来债务重组关键进展。
城市更新方面,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行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年初,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全年城市更新行动有序开展。地方层面,住建部表示,2024年全国各地不断创新完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制度政策和实施模式,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企业经营动向:产品力成为竞争焦点 重视自获客渠道建设

- 产品品质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筑底行情仍在持续,随着改善性需求的释放,购房者对房企产品力的关注度上升,住宅产品进一步回归居住属性,“卷产品、竞品质”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
营销方面,2024年一线及部分强二线核心城市“四限”松绑,首付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再下调、普宅标准取消等利好消息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但购房者的信心和市场预期修复还需更多的利好政策和时间,企业销售面临挑战。为破局获客难困境,房企积极在全民营销、自获客渠道方向发力。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9月,是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并经上海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国内首家具有法人实体地位的专业房地产研究机构。汇聚了来自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数十位知名学者和上百位业界精英,形成了一支专业、高效、务实的研究团队。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