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开户app¥外围平台

图片

3月19日,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举行,备受关注的“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TOP500房企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等系列测评榜单揭晓。

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测评成果发布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陈宜明

房地产积极的信号带给我们更坚定决心的同时,让我们更加理性。行业走出困境后也不会继续沿着老的传统道路向前发展。“三高”问题必须解决,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应该得到抑制和克服。所以行业克服了当前困难,解决了当前问题,应该沿着高品质住宅健康发展的道路向前推进。[详情]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康养分会会长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周忻

中国经济要发展,稳房价、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是重要战略方针。从2025年开始,新的方针已经确定。尽管房地产行业难以再现2010至2020年间高速增长态势,但中国房地产行业依然大有可为,无论是存量资产盘活,还是旧城改造,亦或是物业管理、物业经营等领域,都有着广阔发展空间 。[详情]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
克而瑞集团董事长

丁祖昱

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房地产销售止跌回稳态势显著,尤其是头部房企。其中,央国企的表现格外突出,保利、中海、华润在一二月份的销售权益金额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行,招商、绿城等企业销售权益金额同比也基本持平。[详情]

  • 伍戈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收入预期提升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重要变量

    消费的增长依赖于民众收入的提高,而收入的提高又与诸多因素相关。从根本上来说,老百姓收入预期显著的抬升,有助于把消费带动起来,从而把房地产带动起来。所以,收入预期的提升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一个重要变量。[详情]

  • 程操红 阿里巴巴钉钉CTO、副总裁

    房地产+AI,可能会有更多化学反应

    AI不是独立的,需要跟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伴随AI进步,在房地产这样庞大的产业里,可能有更多化学反应,把一些能够执行的事情交给AI做,真正的内心坚守和坚持留给房地产人。[详情]

  • 戴戈缨 华发股份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首席营销官

    通过价值兑现实现逆周期高质量突围

    现在商品房市场规模在收缩,但客户需求在升级,政策导向也提到优化存量,所以房企产品力、服务力和运营能力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以产品力为根基,服务力为纽带,对接客户价值,通过价值兑现实现逆周期高质量突围。[详情]

  • 郝一斌 金地集团高级副总裁、金地管理董事长

    代建企业价值创造是客户的共性需求

    代建行业客户结构复杂,客户细分越来越明显。不过客户需求仍有一些共性,本质还是价值创造。比如质量安全、成本可控、品质口碑、高效沟通等,这是不同类型客户的共性需求。[详情]

  • 曲东升 新东升置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做好产品和服务,中小房企也能实现突围发展

    中小房企虽然规模小,但也有其自身优势,就是可以聚焦。聚焦把房子盖好,把服务做好这两点,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龙头,来实现中小企业突围发展。[详情]

  • 林就芳 立邦中国TUB事业群副总裁

    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助建“好房子”

    不管是从业者还是个人对好房子的渴望,都代表了目前房地产整体行业趋势。对于供应链企业,未来要从智能算法、涂装工艺数据库,供应链管理能力三大方面助力“好房子”建设。[详情]

向新而生,重构房地产价值链

主持人:
  张宇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不动产与空
间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
  对话议题:
  1、从产品服务角度看,什么是未来的好产品?
  2、如何重构房企或相关产业链企业的新价值?

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榜单

  • TOP100
  • TOP101-200
  • TOP201-300
  • TOP301-400
  • TOP401-500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排名 企业名称
  • 年度特征
  • 企业规模
  • 风险管理
  • 盈利能力
  • 成长潜力
  • 运营绩效
  • 产品品质
  • 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
  • 1.市场进入筑底攻坚阶段 供需两侧政策应出尽出

      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全年均处于负增长区间,但在中央稳地产政策持续升级下,市场筑底趋稳态势渐显。
      政策方面,宽松基调贯彻全年,供需两侧政策应出尽出,房地产政策环境已进入历史最宽松区间。销售方面,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总体仍保持下行探底走势,但在房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刺激下,同比降幅自6月起持续收窄,市场“止跌回稳”成效初显。
  • 2.综合实力保利第一 排名变动率有所缩小

      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前三位由保利发展、中海、华润占据。其中,保利发展、中海分别保持第一、第二位,华润上升至第三位,招商蛇口、绿城、龙湖、越秀、万科、华发、新城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 3.华东中部占比提升 华北占比降幅最大

      根据区域划分,华东地区占比42.0%,中部地区占比12.2%,东北地区占比2.6%,比重较上年有所上升;华北地区占比13.6%,西部地区占比7.0%,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华南地区占比22.4%,与上年持平。华东、中部地区房企数量占比均较上年上升0.6%,华北房企数量占比较上年下降0.8%,降幅最大。

经济政策环境: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地产宽松政策应出尽出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24年,房地产政策宽松持续升级,从“防风险”到“去库存”“促需求”,房地产市场供需两侧支持性政策应出尽出。2024年地方累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754条,居历史高位。其中,宽松性政策683条,紧缩性政策26条,中性政策45条。宽松性政策占比高达90.6%,较上一年提高约2.6个百分点。

市场运行情况:销售持续低位运行 土地成交规模下降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商品房销售金额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
  土地方面,市场延续降温态势,成交规模持续回落。据克而瑞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通过招拍挂交易土地25925宗(含纯住宅、商住、商办、综合地块),同比下降7.97%;合计成交规划建面约112931.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6%;合计成交金额约32114.91亿元,同比下降21.88%;流拍土地8709宗,流拍率约24.87%。

行业发展格局:债务重组进展明显 城市更新工作提速

  从已经披露的债务重组方案来看,对境内债房企多数选择展期方式,通过对还款期限、利率、付息频率等条款进行调整,降低还款压力。对境外债则同时提供发行新债券、发行可转债、债转股,短期削债等复合方案,并提供资产和股权等增信措施以增强债权人的吸引力。中梁、奥园、花样年等房企基本完成境内外债券重组,迎来债务重组关键进展。
  城市更新方面,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行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年初,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全年城市更新行动有序开展。地方层面,住建部表示,2024年全国各地不断创新完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制度政策和实施模式,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企业经营动向:产品力成为竞争焦点 重视自获客渠道建设

  产品品质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筑底行情仍在持续,随着改善性需求的释放,购房者对房企产品力的关注度上升,住宅产品进一步回归居住属性,“卷产品、竞品质”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
  营销方面,2024年一线及部分强二线核心城市“四限”松绑,首付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再下调、普宅标准取消等利好消息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但购房者的信心和市场预期修复还需更多的利好政策和时间,企业销售面临挑战。为破局获客难困境,房企积极在全民营销、自获客渠道方向发力。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9月,是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并经上海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国内首家具有法人实体地位的专业房地产研究机构。汇聚了来自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数十位知名学者和上百位业界精英,形成了一支专业、高效、务实的研究团队。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