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2025-05-06 10:34:42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3月宏观经济和房地产数据。得益于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工业增加值、服务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均较上年全年有所加快。
??地产行业进一步企稳,商品房销售规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房价下降城市数量创2023年下半年以来新低,住宅待售面积迎来环比转降。得益于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在供给侧的有力调整,2025年一季度土地成交量仅为新房交易量的六成左右,再加之收储闲置用地和存量住房的推进,房企和购房者预期正在持续转好。
??基于中央部委明确稳市场的最新导向,以及土地、新房、二手房市场交易数据的共同企稳,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房价、库存等指标有望持续向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亿平方米、销售额8222亿元,同比降幅均只有1%,自2024年10月份以来,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已经连续6个月低于5%,为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出现,需求侧筑底企稳信号愈加明确。2025年一季度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创近21个月累计同比降幅新低。
??CRIC数据显示,3月份,一二线城市交易规模持续同比增长,北京、广州、深圳、宁波、南京、苏州等同比增幅均超过20%。北京核心区改善盘入市带动结构性放量,单月成交冲高至超过50万平方米,一季度累计同比正增21%。3月房企推盘积极性稳步回升,加之营销力度增强,29个重点城市3月平均开盘去化率为45%,环比上升11pcts,同比上升19pcts,延续复苏走势。
??2025年3月以来,中央部委多次明确发声,将继续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在赋能好房子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城市更新工作的支持,并在促消费文件中首次强调稳楼市。得益于中央政策面的有力扶持,以及地方政府在房贷额度、首付比例、税费减免、购房补贴、以旧换新等多方面的稳市场政策护航,核心城市需求侧指标率先向好。2025年一季度核心30城一二手成交总量同比增长17%,3月份整体来访、认购迎来普涨。
??在自然资源部的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不动产登记相关数据,包括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存量商品房登记等房地产关键数据。其中存量商品房登记件数更是尤为关键,为当下鲜见官方公开披露的全国二手房交易规模数据。
??2025年一季度,存量商品房(二手房)转移登记同比大幅增长34.7%,达到164.6万件。而据统计局数据,同期商品房成交同比小幅回落3%,2.2亿平方米,大约219万套。相比一季度一手房的持续筑底而言,二手房市场率先发出了回稳信号。
??与克而瑞研究中心之前的判断一致,得益于限售、限购的解绑,以及以旧换新、带押过户等政策的推动,作为大部分改善性需求的“发起点”以及更加适合刚需的“所见即所得+低总价门槛”。在交易规模指标上,继2024年率先企稳之后,2025年二手房市场先一步迎来了大幅上涨,并拉动2025年一季度一二手房成交总量达到383万套,同比增长10%。2025年初房地产市场也正式迎来了交易规模的企稳信号。
??以2021年1月为基点来看70城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走势,3月份房价环比回落速度已收窄至0.2%以内。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一手房价格同比下降5.0%,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7.3%,降幅更连续6个月同比收窄。其中,上海一手房价格上涨5.7%,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5.7%、7.2%和3.9%。
??环比来看,3月份有34个城市一手房价环比止跌,创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连续5个月处于正增长区间,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7%和0.1%,上海也是3月一手房价格环比涨幅最高的城市,北京和广州分别下降0.2%和0.1%。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6个,自2024年11月以来,一手房房价持平或上升的城市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20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也比上月增加7个。
??在3月份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住楼市股市”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并指出房地产是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部分,稳资产价格可释放财富效应。随后发改委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楼市,提出要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促进相关税费、公积金政策优化,且兼顾供给侧与库存调降,要求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旧改,推进专项债收储。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将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央行也提及要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随着稳房价被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预计年内地方层面将进一步落实“去库存、松信贷、财税补贴”举措,稳定居民价格预期,以“好房子”标准推动价值重构,支撑房产价格中枢,加强保交房,落实融资“白名单”等防风险举措。得益于消费端的金融和税费支持,以及加大库存处置、减少土地供应对供求预期的改善,越来越多城市正在迎来房价指标的筑底信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904亿元,同比下降9.9%。 3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9184亿元,同比下降10%,降幅较前2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
??开发投资下行的背后,是2025年初土地供求规模低位下行。一季度土地成交1.2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这一方面是得益于财政预算进一步减轻了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2025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为11.4万亿元,其中一半来自中央转移支付和专项债务收入,非土地出让收入部分占比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地方主管部门积极去库存的决心,就已发布的供地计划来看,2025年地方供地计划平均同比下降20%。中央和地方进一步紧缩供应预期,加速促进行业供求平衡。
??就中期发展来看,与土地交易规模的下降同步,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也会延续低位。不过受到往期开发项目投资的影响,开发投资指标存在一定滞后性,开发投资指标的调整时间会慢于新房销售、一二手房价、新开工、土地交易等指标。对标历史行业投资-销售数据比例来看,在房地产投资回落到与商品房销售规模更加匹配的水平之前,该指标的下行调整还将持续一到两年时间。
??展望2025年上半年,基于年初中央部委及两会透露出的积极信号,以及稳定资产价格被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年内房地产将继续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
??需求侧将进一步释放住房需求潜力,以建设“好房子”为主要抓手,支撑房地产价格预期向好,并通过加强城中村改造、财税优惠等政策持续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
??供给侧将进一步改善库存预期,在控制供地规模的基础上,加强细微板块的供地结构,并加快推进存量房收储和闲置土地回收工作;
??在金融工具方面强化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加大“白名单”贷款投放力度,充分保障项目建设交付;并进一步完善商品房开发销售流程中的基础性制度,确保新建和在建项目的住房品质和如期交付。
??得益于当前市场需求面反映出的积极信号,以及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预计2025年各地主管部门将进一步聚焦核心板块改善供求预期,随着土地、新房、二手房市场的热度链条传导和空间蔓延,“稳市场示范板块”也将在更多城市、更加频繁地出现。
??聚焦行业数据,基于中央部委明确稳市场的最新导向,以及土地、新房、二手房市场交易数据的共同企稳,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房价、库存等指标有望持续向好。正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所言,楼市和股市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稳住资产价格可以释放财富效应,资产价格形态的改变可以提振消费,促进物价温和回升。而消费预期的改善,也势必进一步反哺房地产市场加速企稳。
??预计2025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将加速筑底,更多主要城市将迎来单月住宅交易量的同比回正。
??得益于提振消费以及稳定资产价格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动,大中城市房价将迎来更多积极信号,一手房价指数的暖意也将加快向二手房市场传导。
??投资开工方面,基于行业去库存和稳市场的阶段性任务,土地市场将延续缩量提质,施工面积也有望加快调降至与新房销售更为匹配的规模,新开工和开发投资仍将位于收缩调整周期,但得益于专项债收储、城中村改造的推进,上半年同比指标有望先一步迎来边际改善。
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白皮书发布
2025-04-30近八成开发企业信用良好,债务违约情况有所好转。房企 “退房” 潮持续
2025-04-29断臂求生能否换来新生?中央政治局会议: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025-04-27近期市场表现得到认可。东莞调整普通住宅价格标准:一类镇街每平方米上浮300余元
2025-04-25本次调整后的普通住宅价格标准自2025年3月1日起(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时间为准)在东莞全市范围内统一执行。多家A股上市房企出手增持回购
2025-04-24提振市场信心。2025年青岛住房发展计划公布:新增城镇住房5.77万套
2025-04-24其中,上市商品住宅约2万套,基本建成安置房约3.57万套,新增保障性住房0.2万套(间)。2025年三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5-04-22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财政部: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49亿元,同比下降15.9%
2025-04-21土地增值税1498亿元,同比下降17.4%。
- 10:32
- 10:31
- 10:23
- 10:19
- 10:12
- 10:05
- 09:53
- 09:52
- 09:50
- 09:40
- 09:15
- 08:55
- 08:46
- 08:36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