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苏晓 2025-04-29 11:18:31 来源:中房网
??中房网讯 (苏晓/文)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又一家房企踏上“退房”之路。
??4月24日,南国置业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拟受让其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此举标志着公司正式启动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的进程。尽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方案和细节仍需进一步论证和沟通协商,但这一动作已引发业内对房企“退房”潮的再度关注。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南国置业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后,仅剩商业类运营业务,该业务盈利压力较小,公司估值预计将提升。
??多家房企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
??实际上,除南国置业外,今年已有多家房企陆续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
??1月下旬,中交地产发布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拟将旗下房地产业务转让给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时隔三个月,4月22日,中交地产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预案,明确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地产集团,未来将聚焦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
??不久前,冠城大通于4月10日发布了欧洲杯开户app:筹划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进展公告,计划将持有的12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股权出售给控股股东或其关联公司。而在2024年7月,冠城大通就已透露了其“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打算。
??还有格力地产,今年也迈出了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的重要步伐。
??4月14日,格力地产发布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动进展公告,珠海市国资委将海投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华发集团,华发集团间接控制格力地产44.95%股份,工商变更已完成,格力地产正式并入华发集团。此次调整意味着,格力地产完全退出地产行业。
??而从去年7月开始,格力地产就已启动全面退出地产业务进程。2024年7月7日,公司公告拟置出上海、重庆、三亚等地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负债及对外债务,置入珠海免税集团不低于51% 股权;12月31日,公司表示重大资产置换已实施完成,公司战略定位转向免税业务为核心的大消费产业;今年3月,格力地产再次公告拟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加速从房地产开发商向免税行业的转型进程。
??事实上,近两年房企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案例屡见不鲜。2024年,华远地产、美的置业、山子高科(曾用名:银亿股份)均已完成相关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4月8日盘后,山子高科公告称,拟以4.735亿元向禾众常青出售山子智服100%股权。若交易顺利,意味着山子高科此次将继续剥离物管业务,也代表着公司地产相关业务将全部出清,主营业务完全转向汽车等领域。
??纵观近两年剥离业务的企业情况,起初以民企为主,如山子高科、美的置业、冠城大通等。自去年年末起,企业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如华远地产这类国有控股企业,格力地产这种完成股权结构变动并入国企体系的企业,以及中交地产、南国置业等央企背景企业纷纷参与进来,逐渐形成了“全所有制覆盖”的格局 。
??财务困境成核心推手
??企业密集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深层原因在于行业规模收缩下持续亏损的业绩压力。
??如南国置业,其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3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则亏损14亿元-19.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9.7亿元-25.2亿元。这已经是南国置业自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已超过50亿元。
??2021年至2023年,南国置业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78亿元、-8.23亿元和-16.93亿元,分别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0.9亿元、-9.51亿元和-16.2亿元。
??中交地产的经营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中交地产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02亿元,同比上年调整后收入减少44.59%;归母净亏损为51.79亿元,大幅减少221.44%。
??中交地产业绩已连续两年大幅下滑,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68亿元,同比下降15.60%;归母净亏损16.73亿元(调整后为16.11亿元)。据统计,近两年,中交地产已亏损68亿元。
??而冠城大通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也是因为该业务已不再带来盈利,反而陷入了持续亏损状态。根据年报数据,2023年冠城大通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滑74%,同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45亿元的亏损。2024年,冠城大通继续亏损,且地产业务成为了主要亏损源。
??同样,格力地产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净利润亏损17.8亿至12.5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21.3亿至15.1亿元,这是格力地产连续第三年亏损。2022、2023年的个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了20.57亿元、7.33亿元,3年共计亏损超过40亿元。
??或有更多房企逐步“退房”
??业内人士指出,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很少有企业能够完全避免负面影响。尽管市场端已出现弱复苏迹象,但在新模式建立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仍需应对一系列市场波动。因此,部分房企将继续深化战略转型,而更多中小型上市房企则可能逐步退出或收缩地产开发主业,对业务范围进行优化调整。
??同时,克而瑞指出,当前房地产开发业务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确实不佳,融资能力显著下降。此时,企业选择剥离房地产业务,置换或保留其他业务,可提升市场对转型企业的预期,才能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总体而言,这场席卷全行业的“退房”潮,本质是中国房地产从“规模红利”向“效率红利”转型的缩影。企业的断臂求生能否换来新生,既取决于战略定力,更考验政策智慧与市场韧性。
中央政治局会议: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025-04-27近期市场表现得到认可。东莞调整普通住宅价格标准:一类镇街每平方米上浮300余元
2025-04-25本次调整后的普通住宅价格标准自2025年3月1日起(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时间为准)在东莞全市范围内统一执行。多家A股上市房企出手增持回购
2025-04-24提振市场信心。2025年青岛住房发展计划公布:新增城镇住房5.77万套
2025-04-24其中,上市商品住宅约2万套,基本建成安置房约3.57万套,新增保障性住房0.2万套(间)。2025年三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5-04-22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财政部: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49亿元,同比下降15.9%
2025-04-21土地增值税1498亿元,同比下降17.4%。报告|传统旺季遇冷,住宅租金持续下行
2025-04-18短期承压,未来或逐步企稳。70大中城市房价公布,上涨城市明显增多
2025-04-17止跌回稳基础不断夯实。
- 10:43
- 10:39
- 10:35
- 10:32
- 10:26
- 10:22
- 10:14
- 10:09
- 09:57
- 09:51
- 09:42
- 09:40
- 09:39
- 09:26
- 09:03
- 08:58
- 08:55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