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开户app¥外围平台

图片
应收账款激增835亿元,利润又降!中国中冶交出最差“成绩单”

公司楚小强 2025-04-10 09:17:44 来源:中房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中国中冶激增的应收账款引起关注。

??日前,有投资者在业绩会上提问,中国中冶2024年应收账款缘何增加近千亿元?为此,董事会秘书王震从“业主方资金紧张导致项目回款缓慢”等三个方面作出回应。

??细究中国中冶的应收账款,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增长幅度,都超过了体量远大于自己的上市同行。

??作为一家资产规模超8000亿元的“中字头”建筑央企,由于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大量减值准备,导致中国中冶交出一份近12年来增长最差的“成绩单”。

??继2023年“增收不增利”之后,其2024年又陷入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的业绩境地,甚至出现了单季度亏损。

??房地产业深度调整的冲击波,如今也在建筑业巨头们的年报中显现。

??01

??应收账款激增835亿元

??2024年年报显示,中国中冶应收账款规模2135亿元,较上年增加近835亿元,增幅超过64%。公司总资产规模8080亿元,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高达26.4%,较上年上升6.8个百分点。

??中国中冶的应收账款主要是工程承包业务应收款项。其中账龄一年以内的应收款1567亿元,较上年增长63.7%,占总应收账款的73%。

??欧洲杯开户app:应收账款激增的原因,中国中冶在年报中表示,主要是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业主方资金压力增大,项目回款进度较慢导致。

??不过,日前在业绩会上面对投资者的提问,董事会秘书王震除了提及上述原因之外,还补充了另外2个导致应收账款增加的因素:一是房建工程、政府或下设投资公司、钢铁企业“两金”回款困难,本企业房地产存货去化慢;二是公司应收政府款项金额增幅较大。

??外界好奇的是,作为与房地产业相关性极强的建筑类企业,在房地产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中冶应收账款相比同行而言规模如何呢?

??2024年末,同为“中字头”的中国铁建、中国交建总资产分别为18628亿元、18583亿元,是中国中冶总资产的2倍有余,此两者应收账款规模分别为2048亿元、1380亿元,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分别为10.9%、7.4%。

??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应收账款的规模还是占比,中国中冶在总资产远低于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均比这两者要高。

??2024年,中国中冶对关联方企业的应收款项数额也不小,合计应收规模近587亿元,较上年增长47%,在总应收账款中的占比超27%。

??应收账款的激增,不仅会对企业的现金流有影响,也会增加企业的回收风险。如果客户无力或不愿支付应收款项,企业就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催收,这不仅会浪费企业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一旦催收不力,还可能出现坏账,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影响。

??事实上,大规模的应收账款,已经对中国中冶的财务状况造成了影响。从年报得知,2024年中国中冶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为271亿元,较上年增加60亿元,增长了28%。

??就在近期,中国中冶公布2024年度计提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司全年计提应收款项、合同资产等减值准备97.35亿元,其中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减值准备最多,为71.96亿元。

??中国中冶表示,“本次计提减值准备事项基于谨慎性原则,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资产的实际情况,计提后2024年度财务报表能公允地反映公司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关审批程序合法合规,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合法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不过,大额计提应收账款减值准备,直接导致中国中冶2024年利润总额减少了97.35亿元。

??02

??业绩12年来首次“双降”

??2024年,中国中冶实现营收5520.25亿元,同比下滑12.91%;归母净利润67.46亿元,同比下滑22.2%。

??这一业绩增长情况,不仅在A股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17家(截至4月7日)工程建设类企业中处于尾部,也是其近12年来首次出现业绩“双降”的局面。

??分季度来看,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中国中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9亿元、14.71亿元、26.81亿元、-0.8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9亿元、5.5亿元、24.04亿元、-5.2亿元。

??这表明,中国中冶在2024年第四季度已陷入亏损。

??2023年,中国中冶的业绩就已“增收不增利”,如今疲软之势再度加剧,甚至出现单季亏损,归根结底与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不无关系。

??从公司历史来看,中国中冶不仅是特大型建筑央企,还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房地产央企之一,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承包、特色板块业务以及综合地产三大部分。

??2024年,公司来自工程承包业务的收入为5014.5亿元,同比下滑14.35%。这也是其收入主要来源,占比高达90.8%。

??特色板块业务收入381.66亿元,同比下滑1.63%;房地产业务收入187.53亿元,同比增长13.52%,毛利率较上年下降3.97个百分点至3.92%。

??“受钢铁行业需求持续下降、建筑行业增长乏力、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等外部影响,加之公司自身转型升级带来的业务结构调整等阶段性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中国中冶解释其营收下降的原因。

??对于公司利润的下滑,中国中冶亦表示,受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影响,民营房企债权回收风险进一步增加,公司对房地产存货和民营房企债权补提减值,导致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这与前文提及的计提大量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导致其利润总额减少97.35亿元形成呼应。

??03

??多家子公司成被执行人

??与应收账款相对的是,中国中冶的应付账款规模其实也不小,2024年末的数值已达3351亿元,较上年增加947亿元,增幅超过39%。

??应收账款尚属于公司流动资产,而应付账款则是流动负债,是需要公司真金白银对外支付的款项。从年报得知,中国中冶的应付账款主要是其应付供应商的材料款以及分包商的工程款。

??其中,应付工程款规模为2353亿元,较上年增加775亿元,增幅49%,占整体应付账款的七成;购货款693.8亿元,较上年增长18%,占据应付款的两成。

??另外,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付账款规模达2589亿元,占比为77%;账龄超过一年的应付账款规模约762亿元,“主要为应付工程及材料款,鉴于债权债务双方仍继续发生业务往来,该等款项尚未结清。”中国中冶表示。

??在2024年年报中,中国中冶还强调,于2024年末,公司无单项账龄超过1年或逾期的重要应付账款。

??不过,据企查查显示,进入2025年以来,中国中冶旗下多家控股子公司已陆续出现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的情况。

??比如,截至目前,子公司某集团公司有14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过8000万元;子公司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6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近5000万元。

??这些子公司在单独执行案件中,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标的金额其实并不大,多则百万元、千万元;少则数万元、数十万元。

??从子公司涉诉的类型来看,大多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买卖合同以及劳务争议类纠纷。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801489416U    经营状况:存续    注册资本:1000000(万元)

风险情况:  自身风险  0    变更提醒  112    关联风险  80

青岛中冶名华发展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282MA3R2WU81C    经营状况:存续    注册资本:161600(万元)

风险情况:  自身风险  0    变更提醒  2    关联风险  0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数环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