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勇进 2022-02-08 11:00:46 来源:中房网
??报告全文下载:《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报告》
??中房网讯(杨勇进/文)近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信用建设办公室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报告》。这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为推进行业信用建设,通过大数据技术打造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中国房地产信用平台”),进而发布的行业信用状况常态化监测报告。
??不良信用信息环比减少三成
??报告显示,根据中国房地产信用平台的统计,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末,全国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开发企业共约11.23万家,同比2020年第四季度末增长1.12%,环比2021年第三季度末增长0.05%;第四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共计发生各类不良信用信息13192条,同比2020年四季度增长17.43%,环比2021年三季度减少34.08%。
??其中,欠税的开发企业案例同比增长最大,涨幅达140.47%%,而严重违法失信、经营异常行政处罚、失信被执行人的开发企业案例均有所减少,降幅分别为38.81%、27.35%和18.76%;环比方面,欠税开发企业案例呈增长趋势,增长3.33%,而严重违法失信、经营异常、失信被执行人和行政处罚案例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90.24%、78.23%、44.72%和24.90%。此外,本季度出现2例重大税收违法案例。
??欠税行为呈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的房企不良信用信息中,欠税行为仍然突出,延续了三季度以来的增长趋势。从数量上来看,四季度共有5675条房企欠税案例,占全部房企不良信用案例的43.02%,且同环比均呈现增长趋势;欠税涉及金额达148.88亿元,而三季度此数字仅为43亿元。
??从欠税企业的情况来看,根据信用报告统计,四季度涉及欠税行为的开发企业共计1204家,同比增长58.21%,环比增长20.28%,约占全部开发企业的1.07%。从欠税企业的分布来看,共发生在全国23个省份,其中,湖北、黑龙江和湖南欠税开发企业数量最多;从具体欠税的类型来看,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是主要的欠税类型。此外,四季度还披露处罚了2家开发企业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例,原因为偷税。
??在其他的不良信用信息类型方面,2021年第四季度被行政处罚的案例共2564条,涉及开发企业共2147家,同比减少17.26%,环比减少24.80%,其中,江苏、广东和河南被行政处罚的开发企业数量最多。从开发企业出现失信被执行人情况来看,共4261条案例,涉及1380家开发企业,同比减少16.82%,环比减少42.31%,其中,河南、安徽和贵州出现失信被执行人情况的开发企业数量居前;在失信被执行的原因中,“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占比高达73.88%。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失信被执行案例一直都主要来自房屋交易领域的合同纠纷。
??此外,四季度发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开发企业有38家,同比减少41.54%,环比减少90.50%,其中,“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届满3年仍未履行相关义务”的,占比达到59.52%。
??债务违约风险值得警惕
??根据信用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全国共有9家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人确认信用债券实质违约或触发交叉条款(不包括展期情形),涉及债券44只,比2020年全年增长80%,对应债券发行额572.90亿元,比2020年全年增长82.16%,违约涉及债券余额452.70亿元,比2020年全年增长76.22%。
??其中,第四季度发生境内信用债券违约的,涉及3家企业的5只债券。分别为:蓝光发展共计2只信用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约18亿元;华夏幸福1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14.55亿元;华业资本1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5亿元。
??不过,报告统计的仅为境内信用债券的实质性违约情况,而房企资金压力下的债务违约事件频发,涉及了贷款、借款、信托、可转债、商业票据及海外债等领域,债务违约规模巨大。比如,2021年12月20日,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已高达1078.05亿元。12月22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存在大额已到期未归还借款,截至11月底,公司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495.63亿元。12月31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其已发行尚未兑付的公司债券共8支均已违约,累计违约本金为54.47亿元。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房地产企业2022年预计到期债务约9600亿元。其中,从房企海外债到期余额来看,2022-2025年为美元债兑付高峰期,特别是2022年,是未来四年房企偿债压力最大的年份。在房企偿债压力仍保持高位的情况下,如若个别房企资金流动性未